圖:香港商報
2021年10月19日,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成功落地,成為繼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滬深港通、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等機制之後,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在包容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落地開花,對於推動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具有深刻意義。 “跨境理財通”試點一年來,不僅滿足了粵港澳大灣區客群的投資需求,也成為銀行開拓財富管理市場的新機遇。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10月28日公佈,自2021年10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以來,內地與港澳投資者積極參與,截至2022年10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試點銀行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業務相關賬戶50167個,辦理資金跨境匯劃15.61億元人民幣。
存款產品、固收類產品受青睞
“跨境理財通”業務區域主要集中在深圳與香港之間。從相關賬戶開立情況來看,深圳地區共與香港方向開立賬戶19330個,佔開立賬戶總數的99.5%;從資金匯劃情況來看,深圳地區共與香港方向辦理資金匯劃5.2億元,佔資金匯劃總額的96.3%。其中,深圳地區已有24家試點銀行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業務相關賬戶19424個,辦理資金跨境匯劃5.40億元,分別佔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比重分別為38.7%和34.6%。
“跨境理財通”分為“北向通”和“南向通”,是全國首個專為個人投資者設立的金融互聯互通機制。港澳投資者和大灣區內地投資者可通過當地銀行跨境購買對方銀行銷售的符合資格投資產品。數據顯示,“跨境理財通”試點落地以來,大灣區投資者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各類型銀行均積極參與。港澳地區共14690位投資者通過深圳試點銀行參與“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金額2.11億元;內地共4734位投資者通過深圳試點銀行參與“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金額3.29億元。
充實銀行財富管理體系
為解決疫情環境下客戶跨境往來不便的問題,試點銀行在金融科技等方面加強投入,通過簡化業務流程、利用數字化渠道等方式優化服務體驗,推出多元化產品。其中,中國銀行香港和澳門分行推出近200只基金產品,涵蓋人民幣、美元、港元、歐元、英鎊等多個幣種;匯豐銀行開立理財通賬戶超過600戶,目前位列深圳外資銀行首位;交通銀行提供了涵蓋存款、債券、公募基金等品類的逾百款投資產品。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個人、私人及中小企業銀行部董事總經理李峰表示,“‘跨境理財通’提供了一條全新的跨境投資通道,對銀行現有的財富管理體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據悉,在跨境服務方面,該行推出了大灣區專屬“理財顧問團”、跨境熱線一站式轉接服務。針對不便親自前往內地或香港處理銀行賬戶的客戶,該行通過提供跨境見證服務、協助客戶遞交文件等方式,為業務順利辦理搭建橋樑。
展望未來,業內普遍認為,在拓寬“跨境理財通”投資範圍、完善產品種類,加強投資者教育等方面,依然還有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