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ybx21"></rp>

<rp id="ybx21"><object id="ybx21"><input id="ybx21"></input></object></rp>

<tbody id="ybx21"></tbody>

<progress id="ybx21"></progress>

    往期雜誌查閱
    按總期數:第
    按年份期數:
     首頁 > 原創熱文 > 正文
    全球聚焦新冠之時,肺結核正悄悄成為奪人性命的頭號傳染病
    本刊記者 莊紓 [ 2022-11-01發表]
    歷史上一度被稱為“白色瘟疫”的結核病曾與天花、鼠疫與霍亂等傳染病一樣,在全球範圍內廣為流行。

    在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之前,它仍作為世界頭號傳染病殺手,每年奪走150萬條人命。隨著全球新冠死亡人數逐漸下降,結核病死亡人數再次成為全球傳染病之最。

    根據外媒數據,結核病聯盟的數據顯示,按年死亡率計算,結核病每天致死4109人。

    儘管如此,世界各國消除結核病的意願不高,甚至在減弱。

     

    世界第一窮病亟需得到關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結核是一種窮病——大部分結核患者,生活在人口密集、衛生環境堪憂的地區。一項針對全球93個國家的調查顯示,城市貧民窟中人口占比最高的35個國家,恰恰結核發病率也是最高的。

    而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往往最缺乏抗擊結核的手段。一項綜合1993年-2017年間多項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城市貧民窟中結核的發病率,是國家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

     
    貧民窟衛生狀況值得關注。這是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距離市中心僅幾公里處的肯尼亞第二大貧民區馬薩雷貧民區的兒童。 (新華社圖片)

    一個未確診的結核患者,會對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威脅。尤其是貧困地區的患者,不只是生活在邊緣地帶,也隱匿在城市的貧民窟中,他可能會經常乘坐擁擠的公共交通、在城市的浪潮裏不斷遷徙——這都給病菌的傳播創造了機會。
     

    棘手的隱匿者


    防控結核,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儘早確診。

    作為一種細菌引起的傳染病,結核原則上“可防可治”,如今結核病已經有完備的治療辦法,通過規範治療,其治愈率能夠達到90%以上。然而,肺結核患者重視程度依然不夠。

    這是有關結核病非常常見的一種情形。由於不夠重視,或是知識匱乏,貧困地區很少有患者能在感染初期就前往醫院就診。於是,結核的早期診斷與準確診斷,成為了防控中最棘手的問題。

    此前,為了確保更多的結核患者獲得及時的診治,來自多個國家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開始探索更為積極的病例發掘(Active case Finding,ACF)策略,不再依賴患者主動就醫,而是“主動出擊”,上門調查。

     
    正在泰國進行結核知識講座的國際移民組織工作人員(圖源世衛組織)

    海地的一個研究團隊,就採用了ACF策略,在海地的貧民窟篩查慢性咳嗽(持續2周以上)的患者是否患有結核。該項目在10.4萬例人群中篩選出了1110例活動性結核患者,比全國預估的發病率高出5倍左右。這反而意味著提高了結核病的早期檢出率,從而降低其傳播風險。

    早發現就能早治療。

    在柬埔寨金邊市貧困地區,37名專業醫護人員和372名志願者進行挨家挨戶的結核調查,14個月內完成了約34.6萬例人群的篩查。不僅發現了更多患者,更縮短了從痰液採集到通知陽性患者的時間,控制在3-4天左右,這有利於患者盡快接受治療。最終,該研究共確診了783例結核病例,並成功引導94.6%的患者接受治療。

     

    折磨人的耐藥肺結核


    目前,用於結核治療的一線藥物,主要為利福平與異煙肼。但由於患者教育不足、交通不便、經濟困難等情況,治療往往會反復中斷與重啟,這不僅造成治愈率下降,還導致患者產生了耐藥性。

    在中國,最知名的肺結核病人恐怕要數林妹妹了。儘管有許多現代醫學分析林黛玉所患並非肺結核,但她長年受疾病困擾的情形卻可以作為肺結核耐藥病癥的參考。

     
    劇中有一回紫鵑笑著對林黛玉說:“咳嗽的才好了些,又不吃藥了。”也讓人聯想到肺結核耐藥性的成因。 (87版《紅樓夢》截圖)

    耐藥結核的治療漫長而昂貴。一般來說,哪怕是普通結核患者也需服藥6個月,耐藥患者治療周期更是長達18~24個月。而且,為了治療耐藥病株,患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治療成本可能是普通病人的數十倍。

    試想一下,每天服用昂貴且可能有副作用的藥,長達兩年。對任何人來說,都會是巨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為了應對耐藥性結核,此前全球科學家開始了一系列研究。耐藥性檢測工具GeneXpert、用於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新藥德拉馬尼、貝達喹啉的問世及臨床應用都是這種努力的產物。

     

    捲土重來的肺結核


    全球結核病藥物研發聯盟(TB Alliance,簡稱結核病聯盟)主席斯皮格曼說:“雖然這些年來對抗結核病的進展異常緩慢,但至少有進展,如今我們卻從進展走向逆轉,這是一個重大挫折。”
     
    緬甸全國結核病流行率調查現場 (圖源世衛組織)

    他也說,雖然能更有效治療結核病且副作用較少的藥物BPaL已經面市,但各國須投入更多資源,確保結核病人能得到藥物。

    雖然,在很多發達國家,結核已經不再是流行病,但持續至今的COVID-19疫情,讓我們再次見識了“傳染病”的破壞力,也讓我們意識到,公共衛生絕不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事,它是全人類共同的願景,也需要全人類共同來建設。

    2021年,中國肺結核發病數為639548例,較上年減少了30990例,同比下降4.6%;佔法定傳染病總發病人數比例的10.26%,同比減少了1.3個百分點。但數十萬量級的發病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經導全媒體矩陣
    經典時刻
    總編輯話你知
    識港--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濟導報》電子雜誌3529期
    新時代新征程
    經導系列雜誌-《中國海關統計》
    《經濟導報》經典版面
    一级A片免费黑人与白人

    <rp id="ybx21"></rp>

    <rp id="ybx21"><object id="ybx21"><input id="ybx21"></input></object></rp>

    <tbody id="ybx21"></tbody>

    <progress id="ybx21"></progress>